返回第96章 到达镇江(1 / 2)烽火淞沪首页

预备第一团抵达镇江后,并未停歇,而是马不停蹄地前往西津渡与船队会合。

船队早已在此等候多时,陈哲迅速租用了江边的几艘大型船只,将第三团、坦克二连、炮营、医护队、伤员、孤儿以及大量的物资和弹药全部装载上船。

一切准备就绪后,船队缓缓驶离岸边,向着对岸的青山镇进发。

特务连和船队在运完部队后也悄然进入滁河。

李副团长跟随第三团去了对岸,并带走了一部电台,特务连也带了一部电台。

王老师他们四个女人陈哲让他们负责照顾孤儿,并学习电台操作。

青山镇附近人迹罕至,是个绝佳的隐蔽之地。

陈哲选择将部队和物资藏匿于此,既能保证安全,又不易被发现。

此时的唐生智尚未成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负责南京的防卫工作。

这无疑给了陈哲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实施他的计划。

虽然陈哲没有能力大规模地收集民船,但将自己的船队和部队送过长江,却并非难事。

毕竟,在这片水域,他的行动相对自由,无人能够干涉。

而此时,78师261旅仍在赶往镇江的途中,对于陈哲的小动作,他们一无所知。

几天后,预备第一团剩余的人马和261旅汇合,开始进行镇江防御。

11月24日,蒋介石正式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

南京卫戍部队除首都警备军谷正伦部等,其他大部为淞沪战场败退下来的军队,且补充了一部分新兵员,战斗力整体较弱,全部兵力约15万人左右。

11月25日,日军攻占无锡,进攻中国军队所在的锡澄线,与中国军队在江阴要塞对峙。

12月1日,日军得到参谋本部进攻南京的命令后,于当晚攻陷江阴要塞。

是日,日本参谋本部据松井石根的要求,下达大陆令第八号:“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日本大本营下达新的战斗序列。

日本军队由华中方面军任主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构成。

此外,还有通信部队、铁道部队、航空部队、工兵部队、兵站部队等。

日军第10军遵照方面军的命令,部署第114师团沿溧阳、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第6师团沿广德、洪兰埠公路,在第114师团后,也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国崎支队沿广德、郎溪公路进占太平(当涂),尔后渡江迂回至浦口附近,切断南京守军北退之路;第18师团经宣城向芜湖进攻,切断南京守军西退之路。

镇江是南京屏障,上海沦陷后,日军向西进犯。

1937年12月4日,日军精锐第16师团先头部队三四百人到达天王寺附近。

国军第66军第160师布防于句容及其以西一线,第159师则布防于汤山镇 ,仙澜桥南北之线。

1937年12月5日,日军从丹阳进犯镇江,国军87师进行了顽强抵抗,双方互有伤亡。

5日拂晓,驻守句容第955团,第959团与小股日军交火,并迅速将敌击溃。

当天9时,日军200余人绕到句容以西的土桥镇,企图袭扰国军阵地后方。

国军第74军在土桥附近的山坳中将其击溃,毙敌六十名,缴获机枪20挺。

下午13时许,数百日军突破句容防守阵地,进入句容,并向万家连,朱家下,邵家村等阵地施行扫荡。

下午,日军增援3000余人到达土桥镇,企图向新塘市前进;另一队1000余人,经牧马场向汤水镇前进。

傍晚,日军精锐第16师团第9,第20两个联队占领句容县城。

在突围中,第160师参谋长司徒非少将,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12月5日下午,日军精锐第9师团第36联队2000余人,配以火炮10余门,向淳化发起进攻;防御淳化的是第74军第51师王耀武部。

是日,国军战车部队一排参加淳化保卫战,该部撞碾毙伤日军40余人,但损毁3辆。

6日,在镇江南郊竹林寺一带,78师261旅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并击毙多名日军。

汤山激战正酣时,另一支日军于12月6日上午10时绕过九华山,抵达龙潭至汤山间的孟塘,并向西直逼大胡山。

大胡山位于国军第2军团和第66军的防地之间,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于当天决定发起反攻;电令:第2军团第41师由北,第66军第160师由南,合力向孟塘,大胡山之敌进攻。

同时,宋希濂第36师第2补充团,配备战车防御炮,驰援麒麟门外。

刚刚从武汉抵达尧化门不久的第41师丁治磐部,迅速由栖霞山向龙潭,拜经台,射乌山,孟塘一线推进,该部第246团,242团经反复冲杀,成功收复射乌山,丁家山,鸡笼山,东山头等处,毙敌甚多,但亦伤亡过半。

攻占句容的日军另一部,自6日起向汤山镇国军阵地发起攻击。国军官兵与敌整日血战,殊死拼斗。

第二天,国军第一线阵地多处被日军优势兵力突破;国军守军被迫撤至第二线阵地,固守汤山及汤山镇。

2月6日晨,由土桥前进日军已进至索墅镇,并派队向淳化镇扫荡,大批日机轮番轰炸;淳化正面阵地战斗更加惨烈。

国军沉着应战,并派队向索墅镇反攻;缴敌旗数面,枪十余支,斩获颇多。

至下午,守卫湖熟镇阵地的一个连大多牺牲,仅剩20余人成功突围。

7日,日军攻占镇江东南重镇辛丰,这时日军离镇江城仅有九里,县长、公安局长弃城而去,而镇江守军因为南京告急,也奉令撤离。

7日晨,由湖熟北进的日军500余人,由咸墅,李墅攻击宋墅,下王墅,并向方山迂回。

与第51师第302团激战,又以一部200余人向上庄攻击。企图由左翼进攻,迂回包抄淳化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