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撤退路上(1 / 2)烽火淞沪首页

自11 月 9 日,中国军队开始从上海撤离,而日军则紧追不舍,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在撤退的过程中,蒋介石委员长下达命令,要求各军迅速撤退,避免与日军进行决战。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中国军队的撤退显得异常仓促和混乱。

甚至连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苏嘉国防线都来不及使用,就直接越过防线撤退了。

李宗仁形容中国军队的撤退状况是“溃不成军”,简直就是一场大溃败。

蒋委员长也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国际上没有对日本侵华进行干涉,蒋委员长大失所望。

陈哲通过无线电向旅部报告了自己所在的位置,由于降雨的原因,部队需要在苏州停留数日进行休整。

旅部在收到陈哲的汇报后,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陈哲率领预备第一团就地展开防御,暂时不必归建。

同时,旅部还暗示可能会有新的任务下达,需要他们前往镇江一线布防。

15日右翼嘉善、平望相继陷,情势愈急。

陈哲深知时间紧迫,他毫不犹豫地在 16 日这一天,果断地率领部队从苏州一线撤离。

为了避免被旅部发现自己的行动,他让通讯班果断地关闭了无线电台。

陈哲决定提前撤退,并且不打算与旅部会合。

他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一旦抵达镇江,他便可以提前布局南京保卫战。

虽然预备第一团肯定会参与这场战斗,但对于船队和重炮的安排,他另有打算。

在撤退的过程中,预备第一团与其他一些部队不期而遇。

这种情况在撤退途中并不罕见,收编小股部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然而,当这些部队面对预一团时,他们都显得有些畏惧,甚至连开口收编预一团的勇气都没有。

预一团的强大实力和陈哲果断的决策,让这些部队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一些小部队远远地看到陈哲的德械师,也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赶紧躲得远远的,生怕被他收编。

不过,对于那些零散的小鱼小虾部队,以及被丢弃在路边的伤员,陈哲并没有丝毫的嫌弃。

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人都收编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

预备第一团的战士们每人都配备了一个粮食袋,里面装着足足三斤的粮食,这让他们在行军途中能够保证基本的饮食需求。

不仅如此,许多士兵的口袋里还装着好几个大洋,这些钱足够他们在需要时购买所需的物资,而不必依赖后方的补给。

预备第一团在行军过程中有明确的规定,除了收拢散兵外,绝对不允许打扰当地的百姓和难民。

这一规定得到了严格执行,确保了军队与民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每次开饭时,香气四溢的饭菜常常会引来一些走散的士兵,他们被食物的香气吸引,纷纷前来投靠。

然而,由于道路上的好多装备已经被其他部队捡走,这些士兵有的只能空着手加入队伍。

就在队伍行进途中,路边出现了一队通讯电话兵。

他们显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连路都走不稳了,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竟然没有丢弃手中的装备。

陈哲对这些装备早已垂涎三尺,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个电话兵班直接收编到自己的部队中,完全不顾及他们原本所属于哪个部队。

部队沿着公路一路前行,从苏州出发,目的地是常熟沪宁公路交汇处。

当他们抵达公路交汇处时,夜幕已经降临,于是决定在此处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