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还寒,北风裹挟着彻骨的冷意,在广袤大地上横冲直撞。陵安镇,这个宁静的小镇,也未能躲过这场大风降温天气的侵袭。镇政府办公室里,灯光彻夜未熄,书记闫玉军在屋内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焦虑。桌上的电话突然尖锐响起,划破寂静,闫玉军迅速抓起听筒。
“喂,闫书记,气象局再次发出预警,这股冷空气比预计的还要强劲,恐怕咱们镇的蔬菜大棚要遭大殃。”电话那头,县农业局的声音透着担忧。
闫玉军的脸色愈发凝重,挂断电话后,他立刻打开广播系统,声音传遍全镇:“陵安镇各村注意,针对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尤其是蔬菜大棚设施,各村务必立刻排查受灾情况,上午务必反馈。包括受灾面积、棚个数、作物种类、损失金额,一个细节都不能漏!”
李家庄:愁云笼罩
李家庄,是陵安镇有名的蔬菜种植村。天刚蒙蒙亮,村支书李晓山就顶着狂风,匆匆赶往村里最大的种植户王福家。
王福站在自家大棚前,望着被大风撕开大口子的塑料膜,眼神空洞,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这一年的辛苦白费了。”大棚里,嫩绿的黄瓜秧被吹得东倒西歪,还未成熟的黄瓜散落一地。
李晓山拍了拍王福的肩膀,安慰道:“福叔,先别慌,咱们一起想办法。你赶紧清点下受灾面积和损失,我去其他农户家看看。”说完,他又一头扎进狂风中。
李晓山一家一户地走访,每到一处,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惨状。有的大棚完全坍塌,钢架扭曲变形;有的塑料膜被吹得七零八落,蔬菜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村民们围在大棚前,满脸愁容,有的甚至默默流泪。李晓山一边耐心安慰,一边详细记录受灾信息,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快舞动。
王村:紧急行动
与此同时,王村的村主任王丽也在争分夺秒地组织村民抗灾自救。她拿着大喇叭,在村里奔走呼喊:“乡亲们,都别愣着了,赶紧抢救大棚和蔬菜!”
在村民张大爷家,大棚里的西红柿苗被大风刮倒一片,红彤彤的西红柿滚落满地。张大爷蹲在地上,捡起一个西红柿,老泪纵横:“这可是我一年的指望啊……”王丽眼眶一红,赶忙上前扶起张大爷,说道:“张大爷,您别着急,我们一起帮忙。”她迅速组织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有的去固定大棚钢架,有的去修补塑料膜,自己则和其他人一起小心扶起西红柿苗,重新培土固定。
王丽一边忙碌,一边抽空询问受灾情况,认真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她知道,这些信息对于镇里制定救灾方案至关重要,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镇政府:争分夺秒
上午,各村的受灾信息陆续汇总到镇政府。闫玉军和工作人员们坐在电脑前,神情凝重地整理着数据。受灾面积1000余亩,受损大棚600多个,涉及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十几种作物,初步估算经济损失高达5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