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械库里的物资被搬运得所剩无几之后,陈哲当机立断,迅速派出四辆坦克在周围进行警戒,以确保现场的安全。
紧接着,他又将队伍里的所有军官召集到一起,召开了一个简短而重要的会议。
在这个临时组成的军官团队中,除了陈哲所属的预备第一团的军官外,还有不少是半路加入的。
这些军官们的军衔普遍较低,其中,宪兵队的队长和守卫军械库的连长是仅有的两位拥有上尉军衔的人,其余的军官大多是中尉或少尉。
宪兵队长名叫李开来,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一脸严肃,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威严的气息,让人不禁对他心生敬畏。
相比之下,军械库的连长杨永信则显得年轻一些,但他同样干练利落,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队伍中还有一队来自中央教导团的士兵,他们被编成了一个排,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
这个排的人数较少,仅有 21 人,但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带队的排长名叫王伟华,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
陈哲对他们说:“我准备带大家去一趟金陵女子学校,接着我会带你们在城里和日军打一仗,现在城里还有人在抵抗,我们最终的去处是下关码头,我在对岸安排了一支船队,还有一门150毫米重炮,日军的舰队在重炮的射程内不敢靠近。”
陈哲发了一圈烟后继续说道:“下关码头到时候会有点乱,我会派两个团阻击日军,警卫营和中央教导团的弟兄要维护秩序,组织在江边的部队一起阻击日军,禁止抢船逃命码头不能乱,知道吗?有人不听命令就地枪毙。”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坚定。
李开来站了出来,敬了个礼说道:“陈团长,我愿带宪兵队随您去金陵女子学校,保护您的安全。”
杨永信也不甘示弱,“我军械库的弟兄们也能出力,定当听从指挥。”
王伟华带着预备第一团的军官,整齐地喊道:“愿为抗战效力!”
陈哲看着众人,心中满是欣慰,“好,有大家齐心协力,咱们一定能给小鬼子狠狠一击!出发前,大家检查好装备。”
众人迅速行动起来。
陈哲带着众人走出仓库,此时天色渐暗,寒风凛冽。
他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
他命令通讯兵道:“给李副团长发报,让对岸的部队在下关码头对岸集结,设置炮兵阵地。”
一天前,陈哲就将江北的部队调至江对岸,部队和船队隐匿于芦苇荡中。
“走,去金陵女子学校,说不定那里还有需要我们解救的同胞。”陈哲一声令下,队伍迅速集合,坦克在前面开道,士兵们紧跟其后,朝着金陵女子学校进发。
一路上,他们不时地遭遇一些零散的日军,以及被日军俘虏的警察部队。
这些警察部队人数众多,足有一千多人,他们被铁丝紧紧地绑成一串,蹲在地上,神情萎靡不振。
预备第一团的一营战士们见到这一幕,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发起了冲锋。
日军小队在一营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被歼灭了。
陈哲走上前去,看着这些被俘虏的警察,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他怒不可遏地大骂道:“你们这群无能之辈!怎么能相信日军会善待俘虏呢?看看吧,都已经有这么多人被枪毙了,你们还不反抗!”陈哲指着一边墙角被屠杀的上百警察。
一顿痛骂过后,这些警察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他的目光。
然而,陈哲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仔细观察着这些警察,发现他们虽然面露愧色,但眼中仍闪烁着一丝不甘和愤怒。
陈哲心想,这些人或许还有救,只要加以引导,他们完全可以成为一支有力的战斗力量。
于是,陈哲稍稍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这些警察说道:“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加入我们,一起去打鬼子!用实际行动来洗刷你们的耻辱!”
他的话音刚落,这些警察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仿佛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们纷纷抬起头,看着陈哲,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追随他,一同抗击日军。
就这样,这支原本士气低落的警察部队,在陈哲的激励下,重新振作起来,成为了抗日队伍中的一员。
队伍的规模也因此得到了显着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