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武家儿郎武阳(1 / 2)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首页

“喝——!”

武阳奋力一枪,枪尖直刺木桩,带起一股劲风。木桩被这一击刺穿,枪尖深入三寸,稳稳停住。站在一旁的武府总管罗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少爷今日的枪法比昨日更有进步。”罗奎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欣慰。

武阳收枪站直,额头的汗水顺着鬓角滑落,他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坚定道:“罗叔,枪法之道,贵在精进,若一日不练,必然生疏。”

“哈哈,少爷果然有乃父之风。”罗奎朗声一笑,“不过,枪法虽猛,若无灵活身法配合,终究难敌真正的高手。来,与我过几招!”

武阳微微一笑,摆好架势,双手紧握长枪,枪尖微微上扬,宛如毒蛇随时准备出击。罗奎则是空手站立,双眼微眯,浑身气势如山岳般沉稳。

“出招吧!”

武阳毫不犹豫,脚下猛然发力,长枪如游龙般直刺而出,枪尖带起破空之音,直取罗奎咽喉。然而,罗奎只是轻轻一侧身,便避开了这一枪,随后猛然上前一步,探手抓向枪杆。

武阳见状,立刻变招,枪势一转,猛地横扫,枪尖划破空气,带着凌厉劲风,直奔罗奎腰间。罗奎暗自点头,脚下微动,身形如鬼魅般闪避,瞬间逼近武阳身前,一掌轻轻按在他的肩膀上。

“你输了。”

武阳微微一怔,随即苦笑着收枪,“罗叔的身法果然高深莫测,晚辈甘拜下风。”

罗奎笑着拍了拍武阳的肩膀,“枪法刚猛虽好,但若不能灵活运用,便容易被高手压制。少爷天资聪慧,只需再多加磨练,假以时日,必能青出于蓝。”

武阳重重点头,眼中战意不减。他知道,自己虽然武艺不弱,但在真正的战场上,光凭一杆枪是无法立足的。他要变得更强,才能不负“武家儿郎”的名号!

晨练结束后,武阳洗漱一番,便来到武府后院书房。书房之中,武行身着青袍,端坐在书案前,正在批阅公文。他虽已年过四十,但面容仍旧刚毅,眉宇间透着威严之气。

“父亲。”武阳恭敬地行礼。

武行放下手中笔,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眼中带着几分欣慰。“练武可有懈怠?”

“孩儿不敢。”武阳挺直腰背,语气坚定。

武行微微点头,示意武阳坐下,随即叹了口气,“阳儿,你可知我为何让你每日苦练武艺?”

武阳沉吟片刻,道:“父亲曾言,蜀地虽远离中原战乱,但世道不稳,强者才能立足。”

武行缓缓点头,目光深邃,“不错,如今乾元皇朝名存实亡,各国割据纷争不断,而我刘蜀国虽自立为王,但朝堂之上奸佞当道,外有楚烈国窥视,内有世家盘踞。天下已入乱世,唯有强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武阳听得心神一震,握紧了拳头。他虽年幼,但自幼聪慧,隐隐能感受到父亲话语中的沉重。

“阳儿,武家虽只是地方官宦世家,但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是蜀地百姓的安危。你若想保护家人,甚至改变这乱世,便需学会的不仅仅是武艺,还要学会如何洞察人心,如何在乱世之中生存。”

武阳深吸一口气,眼神愈发坚定,“孩儿明白了,父亲放心,我定不负‘武家儿郎’之名!”

武行欣慰地笑了笑,起身拍了拍武阳的肩膀,“好,既然如此,今日起,你不仅要练武,还要随我学习政务,了解天下大势。”

武阳郑重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