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黎越穿着一身轻便低调的石青色杭绸直裰,正准备出门。
他神色淡然,仿佛这只是再寻常无比的一次外出,但看见远处顾霜染带着个小厮疾步赶过来,他微微蹙眉,又迅速敛起异样。
顾霜染穿着一身深蓝色束腰骑装,衬得腰身细软,但袖口妥帖收紧,墨色长发用木簪简单束起,多了几分飒爽利落。而她身旁的小厮穿着灰色粗布衣裳,个头不高,国字脸,细长的眼睛里透着一抹精光,站在顾霜染旁边,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你要出去?”顾霜染这话不是疑问句。她一边说着,一边绕过黎越,推开宅子的门,主动朝里走。很显然,不管黎越现在是不是要出去,都得先听她把自己带来的事说完。
黎越看了她身后的小厮一眼,没多说什么,给二人引路来到书房,然后特地检查了一下门口没什么人,才将门窗合上。一副静等顾霜染开口的样子。
“这个给你。”顾霜染开门见山,将一则卷宗丢给黎越。
卷宗破旧,羊皮封面上烙着“大理寺”的字样,显然是顾霜染直接从大理寺偷出来的。
顾霜染一向是个守规矩的人,除非……
黎越展开卷宗,其上写着瑾德三年,柔贵妃失踪。时瑾帝御驾亲征,刘妃急召精兵外出搜寻贵妃下落,然精兵皆惨死宫外。月末,瑾帝赶回宫中,派能人异士寻遍整个周国,乃至边疆外族,均无果。
“这里面的大部分情况,皇上应该都跟你说过。”顾霜染看着黎越。
“但没人说过,第一批派出去的精兵全部惨死。”
黎越准确地找到疑点。
顾霜染嘴角微扬,浅浅一笑,这件事找黎越果然没错。
皇帝心里只有失踪的贵妃,朝中各官在乎的只有达成皇命、博天子一笑。一批精兵的性命在他们看来无足轻重,若不是因为和柔贵妃有关,很可能都不会被记录在册。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群在位高者眼中命如草芥的人们,为这桩二十年前的谜案,撕开了一道口子。
“如果我是凶手,不会杀这些人。”
“没错,交手越多,暴露的就越多。”
顾霜染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凶手的作案动机是什么?为何要杀这些人?如果不是凶手杀的,那又是谁杀的?她想不通,便只能来找黎越——天底下绝对不会对柔贵妃谜案坐视不管、又足够聪明冷静的人。
当然,这个评语并不是顾霜染评的。
顾霜染想起卫潇潇夸黎越聪明冷静时的模样,不禁觉得有点好笑。
黎越并不知道顾霜染此刻在想什么,他瞧着外面的时辰差不多了,自己得尽快出门,便迅速分析,“两种可能。第一,凶手是一群规模庞大、根本无惧朝廷法纪的组织,但——”
“但当时不可能存在。”顾霜染身旁的小厮补充。
黎越看了小厮一眼,小厮低头,不动声色地退到了顾霜染身后。
顾霜染没注意到黎越的眼神:“的确,当时边疆战事吃紧,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却费尽心机来抓一个柔贵妃,不合理。最有可能的,就是第二种,这批精兵不是凶手杀的。”
三人的思路达到一致,黎越迅速收起卷宗,示意顾霜染将它藏好:“没错,接下来去找二十年前的兵册,查这批精兵都是什么背景,要是有准确的尸检纪录更好。”
黎越一边说着,一边打开门,再往外探了一眼,确认没有旁人偷听后,眼神示意二人可以走了。
顾霜染领了任务,却还是有些不安。
“你怀疑这些人?”
“先查。”
黎越有一种预感,如果这批精兵不是凶手杀的,那只可能是出现了第三个可怕的势力。甚至,这股势力隐藏了二十年,从未被人发觉。但现在说还为时尚早。
顾霜染带着小厮,跟在黎越后头,从后门离开。但双方临别之际,顾霜染和那小厮说了什么,两人又都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黎越。
“不过……你一大早的是要去哪?”
黎越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衣角,很快便找到借口:“跟街坊打听些消息。”
的确,民间传闻往往比宫里的消息灵通许多,一个是那些编画本的高手都在民间,一个是大周民风开放,百姓日常私下也经常会聊一些宫中秘闻八卦。若是宫里的线索断了,那民间的确不失为一个巨大的资料库。
“的确是个路子。”顾霜染点点头,突然将一旁的小厮推了出来,“要不让他陪你一起?越公子看着不像是会跟市井街坊攀谈之人。”
小厮僵了僵:“我?我……”
黎越目光冷淡,似乎有些嫌弃:“顾捕头还是留着自己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