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块煮熟的肉块,虽然看起来过于粗野,可配合玉米饼和鸡蛋汤,这一顿够扎实。
吃过饭,八头喂过盐水豆饼的骡马要开始干活了。
一坨坨沉重货包被放到骡背上,原本是十三头骡马的货物被分成两轮,每一轮正好可以少装一坨。
可现在是上山,还下过一夜雨,道路湿滑,在连声催促呵斥中,温顺的花骡们跟着头骡奋力登山。
山下和山下的货物都要人守着,防止被野猪山猴毁坏。
几个人分成小队,第一趟是豆豆跟着骡队先走,留下姜木朗跟王三秋守货。
随着骡队的离开,山沟里渐渐安静下来,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粮荒的季节,不仅是人,就连生活在高山的野物都要下山觅食。
姜木朗将自己的弓箭随身携带着,提着一根铁棍子开始检查周围的山林,驱虫兽的药粉已经被一晚上雨水冲淡,反正就要走了,也舍不得再用。
王三秋则坐在火堆旁边看账本,料峭的冷风中,也只有火边暖和一点。
这趟到梅龙寨,卖货花去的本钱三十两,最贵的十几匹绸缎的料子,其次就是细瓷碗碟,都被钦杰头人用一对上好的鹿茸换去。
余下的盐巴丝线全部换成干笋山菇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从账面上看,是换亏了,幸好有当几天夫子得来的竹荪菌这类上品顶上才有余利。
当然这只是账面上的,回到镇上,这些干笋只要入了辣椒酱中一番熬制,身价自会大增。
这次还收了少许核桃板栗,想想山寨里那些堆起来已经开始腐烂的干果,王三秋就心疼得直抽抽。
梅龙寨处于深山中,冬无严寒,山果四季都能见到,也是寨里人临时拿来充饥的东西,可再怎样好它也比不上面饼馒头。
可要是能做成罐头保存下来,再送去冰天雪地的北地,那就是大把的银子。
罐头!王三秋飞快从火堆旁边取一支烧过的炭头在账本上写着。
还有什么?脱水蔬菜!自己回去就要灶火不熄的熬制辣椒酱,为了防止意外,每次从炉膛中退出来的大堆火灰都想要用水彻底泼过,再找人运去江边倒掉。
若是废物利用弄成土烤炉,将夏季过多的蔬菜都做成干品,甚至做成方便食品,不说送去冬天缺菜的北地,就是自己此时这样行在外面的人,也是想要的。
这些虽然都是些不上眼的小东西,也不值钱。但聚沙成塔、聚流成海,不怕钱小就怕钱少,细水才能长流。
她心如潮水,手下发紧,炭条断了又断,一张纸写得跟鬼画符一般。
心中想得越多手上也就越急,就连汗都出来了。
在这里越久,越容易忘记以前生活中早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她生怕好不容易出来的一丝灵感又消失不见了。
抬手抹去额角的细汗,撑着腮帮子苦思,烘箱烤炉是怎么弄的
却听旁边一声压抑不住的轻笑,王三秋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头绪一下被打乱了,不由抬眼怒瞪过去。